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w体育从生鲜电商的发展现状来看,国内生鲜电商还处在拼规模的“粗放式”发展阶段。体现为大部分生鲜电商都处在略有亏损的状态,用户粘性和品牌溢价率不足。国内生鲜电商的发展方向还停留在大规模自建冷链物流的“拼硬件”方面。我们认为,随着生鲜电商市场的日益成熟、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生鲜电商的物流端将逐渐依靠第三方冷链服务商,而发展重心将转向供给端的品控体系建设和消费端的商业模式创新。
国内生鲜电商存在盈利能力不强、缺乏用户粘性和品牌溢价的问题,“软实力”有待加强。仍盈利能力来看,盈利的生鲜电商所占的比例只有 1%,盈亏平衡的生鲜电商所占的比例为 7%,而略有亏损的生鲜电商所占比例高达 88%。这主要是因为生鲜电商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如果不自建冷链物流,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很难达到生鲜电商的自身要求,物流成本和损耗成本居高不下。而如果自建物流,则需要前期巨大的硬件投资,一旦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折旧成本将会吞噬生鲜电商的利润。
而从用户粘性和品牌溢价来看,生鲜电商的差别并不明显。从用户粘性来看,天天果园和顺丰优选的用户粘性较高w体育,分别为 39%和 34%。而第二梯队的中粮我买网、本来生活、一米鲜和许鲜的用户粘性都在 29%左右。总的来说,国内生鲜电商的用户粘性比较平均,大都在 30%左右。仍品牌溢价来看,愿意因为生鲜电商支付品牌溢价的消费者所在比例大都在 30%以下,即使是最高的本来生活,愿意支付品牌溢价的消费者所在比例也只有 31%。同时,对于生鲜电商而言,不愿意支付品牌溢价的消费者比例要大于愿意支付品牌溢价的消费者比例。因此,由于生鲜电商品牌差异化的缺夰,生鲜电商只能以“价栺战”的形式吸引客户,这也是生鲜电商盈利能力不强的一个原因。采取差异化战略,提高品牌附加值,将会是生鲜电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国内生鲜电商的发展模式来看,自建冷链物流仍然是主流,但是新的商业模式也在积极的探索中。国内生鲜电商的商业模式可以分为平台型 POP、垂直电商 B2C、线下超市电商网、产地直供 F2C、垂直电商 O2O 和社区模式w体育。其中,市占份额较大的平台型生鲜电商京东和亚马逊主要采取的是自建冷链的方式,而苏宁易购由于切入生鲜电商较晚,现在采取的是和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方式,但是未来也会加大对自建冷链的投入。而市占份额较大的垂直电商天天果园、顺丰优选、中粮我买网和本来生活也主要是采取的自建冷链物流的形式,但是出于成本控制和扩张速度的考虑,也开始采取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形式。这些生鲜电商采取自建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因为我国冷链基础设施落后、冷链标准不统一w体育,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无法满足生鲜电商对品控的要求。
随着生鲜电商竞争的加剧,不少生鲜电商开始意识到自建冷链物流的“军备竞赛”没有前途,于是逐渐的与第三方物流合作w体育,而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品牌化和差异化的建设。我们认为,国家的政策扶持将会加快这一进程,生鲜电商开始进入 3.0 时代。生鲜电商将会通过完善产业链、建立农产品品控和回溯体系来加强生鲜电商的品牌化建设。同时,生鲜电商也将通过 C2B 的社区直供模式、与超市、便利店合作的 O2O 模式来降低生鲜的配送成本。品牌化、社区化和线下和线上融合将成为生鲜电商的发展方向。
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但是近几年一直维持着较高的增速,预计随着地方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和冷链物流服务商投资的增加,我国冷链物流未来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人均冷藏库容量只有 0.06立方米,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即使与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相比,我国的人均冷藏库容量也较为靠后。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增速较快。我国冷链基础设施薄弱,但是近几年一直维持在较高的增速水平,并且增速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随着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有关冷链物流的政策文件和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增速有望进一步的提升。从冷链市场规模来看,冷链市场规模仍 2012年的 7667万吨增长到了 2014年的 11200 万吨,年均增速都维持在 20%以上。从公路冷链运输车的保有量来看,冷链运输车仍 2012年的 4 万辆增长到了 2014年的 7.6 万辆,年均增速都维持在 35%以上。
与发达国家几乎 100%的冷链覆盖率相比,我国的冷链覆盖率要低很多。即使是在最需要冷链运输的水产品种类,我国的冷链覆盖率也只有 23%,而肉类和果蔬产品的冷链覆盖率分别为 15%和 5%。我国较低的冷链覆盖率可能与我国落后的冷链基础设施有关,这也说明我国的冷链物流进进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冷链物流成本仍然有较大的下降余地。 随着未来冷链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规模效应将会使得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的物流成本下降幅度进大于生鲜电商自建物流的物流成本。因此,从成本最小化的角度来说,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应该是生鲜电商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营收增速较快,但是缺乏规模效应。从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的营业收入来看,2014年全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总计为 150 亿元,同比增加了 36.4%,增速较快。但是从市场竞争栺局来看,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的行业集中度较低,缺乏规模效应。从收入来看,虽然 2014年年收入大于 5000 万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的数量同比大幅增加,但是年收入大于 5亿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还是只有 6 家。从收入占比来看,前 3 名冷链物流服务商收入占百强冷链物流服务商总收入的 26.44%,而前 10名冷链物流服务商的收入占百强冷链物流服务商总收入的48%。小而散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无法通过规模效应较低成本,同时也无法保证生鲜运输的质量,这是生鲜电商不依赖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而选择花费巨额投资自建物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2.生鲜电商市场行业现状、生鲜电商典型代表企业分析、生鲜电商行业趋势分析。
三、相关财务指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w体育、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二、固定资产投资(土地费用、土建工程、设备、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期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