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w体育过去的一年,开封田间地头的新鲜蔬菜一个小时左右就能端上省会城区居民的餐桌;
过去的一年,越来越多来自山东、河北甚至是江苏、安徽的城里人开着汽车就能直达偏远的开封乡间,呼吸新鲜空气,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
在今年2月举行的开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开封市市长吉炳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郑汴一体化取得新进展中这样描述2012年开封交通工作:郑汴物流通道建成通车,郑开城际铁路、连霍高速开封段扩宽等工程扎实推进。
2012年10月,全长44公里的郑汴物流通道开通。作为物流通道,全程车辆免费通行。从运输方式上看,郑汴物流通道与郑开大道形成了协作配合的客货分流,同时也减轻了310国道和连霍高速的交通压力。
“郑汴物流通道全程不收费,可使物流实现无障碍流动,这对加速郑汴一体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建国说。
交通瓶颈不断打破,使开封呼应省会郑州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开封融入省会郑州的步伐越来越矫健。
三月的开封,春意盎然。驱车在开封城乡,记者沿途看到全市公路建设系统成百上千的筑路大军奋战在干线改建工程的工地上,筑路的机械轰鸣声响彻在田野间,使春天里的惠济河、贾鲁河、涡河两岸增添了不少“热”度。这是开封交通建设2013年重大项目建设中呈现出的生动场面,同时也映射出全市交通建设的发展思路。
“以前因为路太烂,从郑州回到爸妈家,至少也得花4个小时,我很少回老家陪双亲。”在省会郑州工作已8年的王志勇提及开封所有行政村村村通上客运班车,笑称公路建设的变化最大。
“自去年8月村里通上班车后,几乎每个月我都要带着妻小回趟老家,让年迈的父母亲享受天伦之乐。”王志勇说。
如今,在开封城乡,人们看到的是一条条柏油路、水泥路交错纵横,感受到的是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犹如一根根“毛细血管”,把城市与乡村连在一起,架起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桥梁w体育。
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按照开封作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和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要求,统筹城乡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统筹高速、干线、农村公路发展,加快高速公路内联外通、干线公路市区到县城“半小时交通圈”、农村骨干路网等级化等项目建设,提高公路通行和服务能力;统筹邮政和交通运输发展,促进邮政业与交通运输业加深融合w体育。
更加注重转变方式。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和主攻方向,实现建、管同步推进,路、运同步发展w体育,量、质同步提升。
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实施“科技强交”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智能化交通水平。
更加注重规范管理。把规范管理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交通建设管理、运输管理等方面w体育,创新理念、改进方式、强化手段、完善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发展后劲。
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行业,开封交通运输在2013年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推动开封快速崛起的五大战略目标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郑汴一体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开封借力与省会共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对交通运输发展产生了新的需求,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迫切期待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任务使交通运输发展面临新的课题。
“中原经济区战略、郑汴一体化发展和郑州航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三大机遇,使交通运输行业的先行和支撑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开封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东方说,“2013年,开封市将以推进交通跨越式发展、构建中原城市群重要交通运输枢纽与物流中心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提高交通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全力开创开封现代化交通运输大格局。”
社会在发展,通往城乡路通了,班车有了,但路通得怎么样,车走得是否畅通,车坐得是否舒适,显然,群众对出行服务的要求必然提高。
于是,开封市交通运输局提出,交通发展除了硬件投入以外,更重要的是服务的不断升级。也就是说,既实现群众的基本需求——有路走、有车坐,还要有社会的更高需求——路畅通、车好坐。简而言之,服务要从“走得了”变为“走得好”。
为了实现服务的升级,开封市交通运输部门在今年运输硬件投入规划上突出重点:对运输场站优先建设。根据工作规划,今年完成投资0.8亿元,推进开封旅游客运站项目的实施,确保2014年底前与郑开城际铁路同时建成使用,实现城际铁路、公路客运、城市客运的无缝衔接和转运;同时,交通运输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提高班车的通达能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打造“零距离换乘”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市民出行难题;充分利用郑汴物流通道,建设农副产品物流场站,增强开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继续对鲜活农副产品免收高速通行费,为农村生产经营提供优质交通服务。
有专家说,交通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盘”。显而易见,“底盘”大而坚实,经济社会就会平稳较快发展。
资料显示,过去3年间,开封市交通投入增幅都保持在15%以上。2012年开封市完成公路建设投资近11亿元。连霍高速开封境拓宽改造、郑民高速开封境一期收尾、国道310线汪屯至中牟交界段“二升一”改造等一批省、市重点工程全面实现建设目标。除此之外,金明大道北延工程提前竣工、郑开物流通道实现了两市互通,明显提升了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更新公交车、出租车、人力客运三轮车、客货运车辆,推进了城乡交通运输基本服务均等化,使开封市公路运力、运量同比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对于开封而言,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网络在全省居于前列,仅郑州开封之间东西走向的公路就达6条之多。这些交通资源,不仅使开封市与外界,尤其是郑州开封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往来更加顺畅。
数据显示,开封已经成为继省会郑州之后,我省又一个全国道路运输枢纽城市。这样的交通网络不仅切实方便群众日常出行,还为开封的招商引资增加环境魅力,也为开封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按照规划,2013年,开封市交通运输系统不仅继续实施打牢“大底盘”的发展战略,还按照“持续求快”的发展目标,在以往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以当好“先行军”的决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高速公路是骨架,干线公路是筋骨,农村公路是毛细血管,为了给我市搭建完备的交通运输网络,这些不仅哪个都不能少,还要全面加速。”张东方说,“在建设美丽开封的新形势下,四通八达的交通公路网则是优化各地投资环境的重要保障。”
对于今年,开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谓是“有轻有重”:在群众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息息相关的高速公路自然成为“主角”,该项的投资额占全市计划投资总额的八成。今年开封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9.8亿元,在建和新开工建设184.8公里,年底建成通车62.6公里,投入额度、建成通车里程均创开封交通运输发展历史上的新高。
连霍高速公路开封段拓宽改建工程年底前竣工;新郑机场至周口西华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开封段的建设,在完成勘界清点和征地拆迁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年度投资和形象目标;商丘至登封高速公路开封段在完成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开封新区十三大街与连霍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工程年底前和连霍高速公路开封段工程同时完工;郑民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在年底前开工。
区域经济的竞争,其核心是区域中心的竞争,而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则是区域中心竞争中最重要的砝码。可以预见,这些高速公路的“大手笔”一旦成为现实,将进一步增强开封的交通区位优势。
根据今年交通公路建设发展的战略,开封市所辖的各县区“半小时交通圈”呼之欲出。按照这个规划,今年开封各县区之间在硬件上实现“半小时到达”,最终形成城乡一体、无缝衔接、高度通达的全域交通体系。
“这个交通体系的构成,最终将使开封实现各县区之间旅游半小时、客货运输半小时、物流配送半小时w体育,最终实现开封市县半小时经济圈。”张东方说。